<span id="oioac"></span><track id="oioac"></track>
    1. <track id="oioac"><em id="oioac"></em></track>
      <track id="oioac"></track><span id="oioac"></span>
      <optgroup id="oioac"><em id="oioac"><pre id="oioac"></pre></em></optgroup>

      1. 索引號: 001008006002001/2021-143322 主題分類: 政務綜合類
        發布機構: 市政府辦公室 成文日期: 2021-07-21
        文號: 諸政辦發〔2021〕27號

        諸暨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諸暨市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和2021年重點工作責任清單》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1-07-22 16:34 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諸暨市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和2021年重點工作責任清單》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諸暨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7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諸暨市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政務公開工作,真正做到以公開促服務、優環境,助力法治政府建設,推動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紹興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貫徹落實浙江省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展現“重要窗口”“諸暨風采”目標定位,按照“整體智治”理念,堅持標準化、規范化、數字化、便利化方向,推動政務公開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企業群眾獲得感作為衡量政務公開工作成效的核心,破解企業和群眾在全生命周期中關切的政務公開熱點、堵點、難點問題,提供高質量公開服務。

        ——堅持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政務公開數字化轉型,促進公共數據有序開放,實現數據共享、數字賦能,使政務公開更加權威、高效、精準。

        ——堅持改革創新。靶向攻堅、精準發力、綜合施策,持續優化政務公開機制、流程、渠道、形式,用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

        ——堅持依法公開。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制度保障。嚴守法治底線,正確處理信息公開與保守國家秘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關系,統籌做好數據開放與數據安全。

        (三)工作目標

        經過5年努力,使主動公開廣度與深度顯著拓展,政策發布、解讀、回應“三位一體”機制更加順暢。2023年,基本構建起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體系。依申請公開工作水平顯著提升,建立完備的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濫用申請權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依申請公開辦理效率顯著提升。政府信息管理明顯加強,機制更加健全。政務公開平臺健康發展,實現互融互通、數據共享。政務公開隊伍素質和業務水平顯著提升,信息公開糾紛發生率和糾錯率穩步下降。

        二、主要任務

        (一)拓展主動公開深度廣度

        1.提升主動公開質量和實效

        (1)夯實主動公開基礎。依照《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結合國務院、省政府、紹興市政府、諸暨市政府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不斷擴大公開范圍、優化公開方法、創新公開形式,全面拓展主動公開深度廣度。(市政府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2)扎實推進重大行政決策公開。繼續實施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公開機制,探索細化目錄編制、意見征集、目錄確定、動態管理等流程。2022年,實現目錄登記的直接涉及相關群體切身利益或者公眾普遍關注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均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各類線上線下渠道充分聽取公眾意見,依法應當保密或者為了保障公共安全、社會穩定,以及執行上級機關的緊急命令需要立即作出決定的情形除外。2023年,結合工作實際,全面建立健全符合我市特點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司法局牽頭負責)

        (3)豐富主動公開載體。建立政府開放日、電視問政、列席重要會議等群眾深度參與公開機制,充分發揮互動公開優勢。通過客戶端、小程序、線下專區等載體向公眾傳遞重點政務信息。指導村(居)委會加強公開方式和渠道創新,細化公開顆粒度,利用公告欄、議事場所及時公開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各類事項,做好政策宣講、意見征集等。(市政府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2.強化政策發布解讀回應工作

        (1)推動政策發布創新。2021年,配合參與浙江省“政策云診所”平臺建設,定期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政策“體檢”,一鍵出具“政策問診單”,提供在線辦理功能,推動政策線上及時兌現。利用政務發布平臺,探索公眾更易獲取信息的公開方式,提高政策到達率。(經信局、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2)提升政策解讀水平。建立完善政策解讀工作機制,明確解讀范圍和內容,持續優化解讀流程,確保政策文件與解讀材料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發布。更多運用圖解圖表、視頻音頻、卡通動漫等方式,不斷提高政策解讀質量。政府部門建立政策解讀向下傳遞機制,加強對基層的培訓指導,確?;鶎庸ぷ魅藛T“看得到、會執行、講得好”。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政務服務場所等投放政策解讀材料,提高政策知曉率。(市政府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3)全方位回應社會關切。建立健全政務輿情回應機制,實現24小時輿情監測、政務輿情風險預判,做好跨部門輿情回應的溝通協調。通過數字化治理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篩選高熱點輿情話題,綜合運用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各類政務公開渠道定向主動回應,提高輿情回應精準率及輿情處置有效率。(網信辦牽頭負責)

        3.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1)優化市鎮兩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20〕16號)要求,建立完善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2022年,結合主動公開目錄(2019年版)與基層全領域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修訂市鎮兩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形成“基礎性信息公開+個性化信息公開”的基本框架。2023年,全面建立市鎮兩級政務公開事項標準體系及動態調整工作機制。(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2)推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各基層政府按時完成《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和浙政辦發〔2020〕16號文件部署的主要任務。2021年,積極爭創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認真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2023年,參與制定浙江省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地方標準。(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3)匯總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成果。依托現有政務公開平臺,配合建設浙江省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成果庫,運用上級開放端口,做好成果資料的入庫、上傳、共享。(市政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4.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年報編制發布。加強對年報工作的指導監督,實現年報格式要素統一、發布渠道集中,確保年報內容不遺漏、不泛化,內容詳盡、情況全面、數據準確,全面展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成效。(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5.助推政務公開長三角一體化

        (1)融入長三角區域政務信息平臺互聯共享建設。配合做好長三角產權交易共同市場建設,建立統一信息發布和披露制度,探索推進水權、排污權、知識產權、用能權、碳排放權等信息公開。助力長三角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通過信用諸暨網站公開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嚴重失信行為信息,做好相關信息的修正、維護。(市政府辦公室、發改局、生態環境分局、文廣旅游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等分別牽頭負責)

        (2)配合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根據省統一部署,落實長三角區域跨省異地辦事服務事項,持續擴展事項范圍,再造辦事流程、打通數據壁壘,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跨省通辦”服務。做好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工作進展及成效公開。(大數據中心、政務服務辦牽頭負責)

        (3)探索咨詢投訴舉報辦理跨區域協同。梳理我市政民互動、咨詢投訴平臺后臺數據,開放相關端口,配合推進長三角區域政民互動數據互聯互通。積極破解異地咨詢投訴過程中各類限制與壁壘,滿足公眾跨區域咨詢投訴需求。(信訪局、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二)全面規范依申請公開

        1.加強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2021年,編制完成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指引,進一步明確辦理規則、完善辦理流程,修訂程序處理和實體處理指導文本。建立依申請公開轉主動公開制度,對于依申請公開中可為公眾廣泛知曉的信息及時轉為主動公開,積極引入法律顧問參與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答復合法性審查等工作。(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2.破解依申請公開重點難點問題。完善政府信息公開聯合會商機制,研究分析典型案例,解決依申請公開信訪化等重點難點問題。2022年,參與全省政府信息公開案例指導手冊編制,集中展示基本案情、敗訴(勝訴)原因分析、指導意見等信息,為行政機關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供實務參考。(市政府辦公室會同司法局、法院負責)

        3.落實依申請公開處理平臺辦件。規范依申請公開件辦理,通過網上申請、書面申請、當面申請等所有渠道接收的申請件均實時錄入全省依申請公開處理工作平臺辦理。(市政府各部門、各鎮鄉<街道>)

        (三)強化政府信息管理

        1.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管理工作機制。全面摸清政府信息底數,2021年完成2016年以來的政府信息梳理,2023年完成2008年以來的政府信息梳理,2025年完成2005年以來的政府信息梳理。理順政府信息管理機制,嚴格政府信息管理,規范政府信息產生、流轉到保管全流程,到2023年,形成政府信息管理規范;到2025年,配合建成全省互聯、全域共享的政策文件數據庫,形成智能化政策文件管理模式。(市政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2.加強政府信息公開與保密、檔案工作協同。2021年,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與保密工作溝通協作機制,明確具體工作程序。優化政府信息公開與檔案管理工作銜接機制,規范信息移交流程,定期將移交檔案館的信息(可公開部分)列出目錄并對外公布。(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3.加強政務公開數字化建設。依托“智慧城市”“城市大腦”等數字化治理平臺,整理、分析各類政務數據,及時公開各類工作成果,收集公眾意見反饋和滿意度評價,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促進社會治理規范化。優化完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功能,實現數據分級分類開放,強化數據更新、提高數據接口利用率。(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四)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

        1.充分發揮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第一平臺作用

        (1)打造權威規范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找準定位,聚焦法定主動公開內容,不斷提升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發布的權威性、全面性、便捷性。加強數據對接、內容共享、技術融合,統一政府信息資源庫應用,為政府門戶網站創新發展提供支撐。規范鎮鄉(街道)基層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大數據中心、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2)推進政府門戶網站智能公開。規范政府門戶網站群智能檢索、智能問答功能,實現政府信息“一網可查、一網可答、一網可辦”。優化政府門戶網站移動端適配效果,提供流暢的“掌上服務”。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技術,讓公眾在獲取政府信息、辦理政務服務時“找得到、問得清、辦得成”。(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2.推進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

        (1)加強政務新媒體管理。按照誰開設、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壓實政務新媒體主辦單位責任。進一步理順政務新媒體管理工作機制,摸清現有政務新媒體資源,嚴格新設政務新媒體的備案審查,構建系統聯動的政務新媒體矩陣體系。到2023年,進一步完善政務新媒體信息公開、政民互動、政務服務等功能,實現掌上查詢、辦理、互動。(市政府辦公室牽頭負責)

        (2)保障政務新媒體信息發布。把政務新媒體作為政務公開的重要平臺,優化欄目設計,做好重點政務信息推送。按照“應納盡納”原則,將符合條件的政務新媒體全部納入浙江省政務新媒體統一監管平臺管理,積極運用技術手段進行實時監控、定期檢查,及時通報、督促整改突出問題。建立信息發布溝通機制,規范轉載發布行為,做好重要信息發布的協調聯動。強化網絡安全責任,抓好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市政府辦公室會同宣傳部、網信辦負責)

        3.推進政府公報創新發展。建立完善部門、鎮鄉(街道)行政規范性文件報送政府公報制度、聯絡員制度和報送刊登情況通報制度。建設“掌上公報”,第一時間發布政府電子公報,推進政府公報與政務公開移動端融合。建立完善政府公報數據庫,匯總入庫歷史公報信息,優化政策查詢和分類檢索,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向公眾提供精準導航和下載服務。到2023年,探索創辦市級政府公報電子版。(市政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4.加強各類平臺融合發展

        (1)推進辦事服務全過程精準公開。線上線下全面準確公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常見問題、監督舉報方式等信息。推廣“一件事”“網購式”公開辦事模式,通過“浙里辦”等政務服務平臺定向精準推送辦事服務和辦件進度、證照到期提醒等信息。深入實施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進一步規范“12345”熱線受理、轉辦、督辦、反饋、評價流程,及時回應企業和群眾訴求。(市政府各部門、各鎮鄉<街道>、信訪局負責)

        (2)推動行政執法信息公開。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配合建設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公示平臺,制定平臺管理維護機制和公眾意見反饋互動機制,研究制定跨部門綜合執法事項指導目錄,推動執法部門做好行政執法職責、執法依據、執法標準、執法程序、監督途徑等基本信息和執法結果信息公開。(司法局牽頭負責)

        (3)集中展示政務信息。打通各類政務信息載體平臺與政府門戶網站數據后臺,實現全平臺政務信息數據同源、融合共享。到2025年,創新“政務公開+業務”模式,探索將政務公開與衣食住行、就業、衛生、教育、公共監管等重點領域智能化業務平臺融合,進一步提升業務系統的公開實效。(市政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牽頭負責)

        三、強化監督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辦公室在諸暨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具體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政務公開工作。根據省政務公開指數評價體系,市政府辦公室每年至少開展1次政務公開指數評價工作,并將政務公開工作按照不低于4%的比重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對政務公開工作成效好的單位或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褒揚激勵;對政務公開工作問題突出的單位或個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二)落實主體責任。市政府各部門(單位)、各鎮鄉(街道)要發揮政務公開主體作用,明確牽頭和配合工作職責,提供必要經費保障,配齊配強工作人員,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各項舉措落地落實,共同推動本行動計劃實施。

        (三)加強宣傳培訓。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要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和交流,切實增強行政機關依法依規公開的意識和能力。每年至少組織開展1次政務公開宣傳活動,幫助公眾全面、深入掌握政務公開知識,引導正確、有效行使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

        附件:2021年諸暨市政務公開重點工作責任清單

        附件

        2021年諸暨市政務公開重點工作責任清單

        序號

        重點工作

        牽頭單位

        責任單位

        一、聚焦重點領域深化政務公開

        (一)深化重要政府信息公開,強化政令權威發布。

        1

        建立完善本級政府及其部門重要政策文件數據庫,推進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公開。

        司法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

        系統清理、實時更新本行政機關現行有效的行政規范性文件,通過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集中公開。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

        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依法履行決策事項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程序,通過政府網站等渠道公布決策草案及相關起草說明,明確提出征求意見的方式和期限,并在征求活動結束后1個月內公開意見征求采納情況。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二)做好各類規劃信息集中公開,推動規劃更好落實。

        4

        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內容涉密外,發展規劃(含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空間規劃(含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一經批準,規劃牽頭單位應及時主動向社會公布。

        發改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5

        有關部門要做好本部門歷史規劃的歸集整理,并主動公開至政府門戶網站。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6

        加強數據互聯互通,市政府門戶網站以專欄方式歸集整理各類規劃,全面展示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銜接統一的全市規劃體系,更好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監督規劃實施。

        大數據中心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三)推進行政服務和市場監管信息公開,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7

        積極推進行政服務中心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打造陽光政務大廳,創建政務公開線下專區示范點。

        政務服務辦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8

        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及時、準確公開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辦事流程、辦事機構、常見問題、監督舉報方式等信息。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9

        全面公開、動態更新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及時公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政策舉措,助力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發改局、商務局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0

        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和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法規與執法信息公開,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規范創新發展。

        市場監管局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1

        深化信用諸暨建設,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健全信用評價、監管和懲戒體系,充分發揮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作用。

        發改局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四)完善財政信息公開機制,促進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提升。

        12

        進一步擴大政府預決算公開范圍,推進重點項目預算安排情況、績效目標和績效自評情況公開,探索推進部門所屬單位預決算公開。通過集中統一平臺定期公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發行、品種、期限、利率、償還計劃、償債資金來源等信息。 

        財政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3

        不斷提升采購公告、采購文件、中標或成交結果、采購合同、投訴處理結果等政府采購項目全鏈條信息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財政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4

        推動惠民惠農政策和資金發放信息公開向村(社區)延伸并與村(居)務公開有效銜接。

        財政局會同各鎮鄉(街道)

        (五)做好涉疫信息公開,助力建設健康紹興。

        15

        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開,堅持“生命至上、實事求是、依法發布、分級負責、公開透明、科學規范”原則,準確把握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階段性特征,充分利用多方渠道、多個平臺和多種形式及時、準確發布疫苗接種、散發疫情、隔離管控、流調溯源、精準防控、冷鏈物流、假期人員流動等相關信息,權威解讀相關政策,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精準說明防控措施。 

        衛健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6

        大力推動健康科學知識的普及傳播,使健康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健康生活習慣更好養成。

        衛健局

        二、聚焦解讀回應深化政務公開

        (一)圍繞重大政策落地實施,做好發布解讀。

        17

        緊扣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重點工作落地實施。 

        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18

        針對數字化改革、科技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挖掘市場潛力、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文化浙江建設、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民生實事等方面重大政策及其實施進展,及時發布權威信息,深入開展解讀,不斷釋放積極信號,助力高質量發展。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二)突出便民實用,創新政策解讀方式。

        19

        建立政策解讀向下傳遞機制,加強對基層的培訓指導,確?;鶎庸ぷ魅藛T看得到、會執行、講得好。

        市政府辦公室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0

        政策制定(起草)機關要暢通本機關政策咨詢渠道,積極解答政策執行機關和社會公眾咨詢。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1

        深化政策解讀,采用圖表圖解、簡明問答、短視頻等形式,全面深入解讀政策背景、出臺目的、重要舉措等實質性內容,不斷提升解讀效果。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2

        聚焦民生領域重點問題,依托政府網站、“浙里辦”、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和線下政務服務場所等,通過民生政策宣講點單服務、云展覽、網絡課堂、在線知識競賽、公益廣告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民生政策宣講和咨詢服務。

        信訪局、政務服務辦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三)加強政務輿情管理,有效回應公眾關切。

        23

        建立健全行政機關與宣傳、網信部門政務輿情監測、研判、回應機制,發布社會關注的重要政策、內容敏感的重要信息前,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內部信息整合共享,統一口徑對外發聲。

        市政府辦公室、宣傳部、網信辦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4

        密切關注涉及營商環境、房地產金融、工資拖欠、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教育醫療養老、安全生產、困難群眾生活等方面的輿情,及時作出回應并推動相關問題實質性解決,助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

        網信辦、信訪局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5

        強化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數據分析應用,對政務服務“好差評”排名落后和12345政務服務熱線投訴集中的辦事事項,承辦部門要積極回應,改進辦事流程,破解政務服務的痛點難點問題。

        大數據中心、信訪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三、聚焦依申請公開深化政務公開

        (一)加強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

        26

        編制依申請公開辦理規范指引,進一步明確辦理規則,完善辦理流程,提高答復效率。積極引入法律顧問參與依申請公開答復、合法性審查等工作。

        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7

        梳理匯編2018—2020年行政爭議典型案件,形成案例指導手冊。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升依申請公開答復規范化水平。

        市政府辦公室、司法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8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轉主動公開機制,對依申請公開提供的政府信息同步開展審查研判,符合主動公開條件的及時轉為主動公開。

        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29

        嚴格按照規定的標準和程序計收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二)推動依申請公開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30

        強化服務理念,加強與申請人的溝通,更好滿足群眾和市場主體對政府信息的個性化合理需求。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1

        完善依申請公開聯合會商機制,有效應對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依申請公開信訪化等重點難點問題。

        市政府辦公室、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2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行政復議機構制定的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案件審理規則,統一審理標準,明確審理重點,解決“同案不同判”問題。

        司法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3

        充分發揮行政復議制度優勢和層級監督功能,加大監督力度,強化責任追究,不斷增強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意識、公開意識、服務意識,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從源頭上減少行政爭議,推動已經發生的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推進訴源治理。

        司法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四、聚焦政務公開數字化深化政務公開

        (一)加強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

        34

        推動政務公開、辦事服務、政民互動等板塊數據貫通、融合發展,實現網站運行情況統一監管、實時提醒。加強網站智能檢索、智能問答等功能,打造標準統一、分級維護、內容豐富、數據共享的政務知識庫,實現一網可查、一網可答。

        大數據中心、政務服務辦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5

        對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建設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探索推進政府公報數字化利用和傳播。

        市政府辦公室、大數據中心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二)推進政務新媒體數字化管理。

        36

        嚴格落實主管主辦責任,依托全市政務新媒體管理平臺,加強屬地管理、條線管理,對管理不善、無力運營的政務新媒體實施關停,實行“日清日結”動態監管整改機制。

        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7

        加強政務新媒體運營專業能力建設,加大政務新媒體對政府公報、重要政策及其解讀等政府權威信息的推送力度。

        市政府辦公室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38

        暢通政民互動渠道,強化辦事服務功能,做好信息發布的前置風險識別和實時監測,實現權威發布、精準回應、利企便民。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三)開展政務信息精準推送和公共數據開放。

        39

        探索在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企業碼”等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推送與用戶相關或用戶關注度高的自然人辦事服務信息和企業經營許可、相關扶持優惠政策等信息,實現“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業”,不斷提升民生事項、涉企服務精準化水平。

        政務服務辦、經信局、大數據中心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0

        堅持依法開放和需求導向,重點推進與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城市治理、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密切相關的數據,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出行、氣象等數據,與數字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行政許可、企業公共信用信息等數據的開放。同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確保數據安全。

        大數據中心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五、聚焦強基礎強保障深化政務公開

        (一)夯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基礎。

        41

        以基層群眾實際需求為導向,對照國務院部門出臺的政務公開標準指引,持續對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進行優化調整,特別加強對年度重點工作涉及公開事項的梳理細化,確保標準目錄對重點工作全覆蓋。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2

        強化對已經制定發布的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的應用和監督,探索標準目錄和網站主動公開內容的直接對應發布,跟蹤評價標準目錄實施情況。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3

        因地制宜,結合政務服務、“楓橋經驗”、美麗鄉村等,建設政務公開線下專區示范點(示范窗口),統籌做好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接收、政府信息查閱和重要政策現場解讀、現場咨詢解答等服務。

        楓橋鎮

        44

        貫徹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出臺的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指導監督教育、衛生健康、供水、供電、供氣、生態環境、公共交通等領域公共企事業單位加強信息公開、優化公共服務。

        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二)強化政務公開體制機制保障。

        45

        健全政務公開工作主管部門與宣傳、網信、大數據管理等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和責任追究等制度,提供必要經費保障,配齊配強工作力量,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各項舉措落地落實。

        市政府辦公室、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6

        將政務公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納入公務員學法用法和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著力提升各級領導干部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政務公開理念、能力和水平。

        組織部、司法局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7

        嚴格落實政務公開工作在政府績效考核中權重不低于4%的指標要求。

        市政府辦公室

        48

        做好“越陽光”政務品牌建設,大力提升政務公開實績,在全省政務公開工作中力爭進入前50位。

        市政府辦公室、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49

        開展政務公開培訓講座不少于15場,實現村居政務公開宣傳全覆蓋。

        市政府辦公室、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50

        將重點工作責任清單落實情況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各鎮鄉(街道)、市政府有關部門(單位)

        【全文下載】關于印發《諸暨市政務公開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和2021年重點工作責任清單》的通知.pdf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span id="oioac"></span><track id="oioac"></track>
        1. <track id="oioac"><em id="oioac"></em></track>
          <track id="oioac"></track><span id="oioac"></span>
          <optgroup id="oioac"><em id="oioac"><pre id="oioac"></pre></em></optgroup>